青龙县茨榆山现代农业园区(板栗)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5-06
|
2070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现代农业园区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16公里,辖17个行政村。承秦高速公路在园区设有下道口,省道261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水资源丰富,域内有起河、青龙河、小沙河等河流,有2座中小型水库,具有发展灌溉农业的先天优势;板栗、苹果、黄冠梨、食用菌种植及加工是区内优势农业产业。空气优良、环境优美,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独特优势。
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现代农业园区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16公里,辖17个行政村。承秦高速公路在园区设有下道口,省道261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水资源丰富,域内有起河、青龙河、小沙河等河流,有2座中小型水库,具有发展灌溉农业的先天优势;板栗、苹果、黄冠梨、食用菌种植及加工是区内优势农业产业。空气优良、环境优美,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独特优势。
一、园区总体概况
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现代农业园区包括茨榆山乡9个行政村和双山子1个行政村,规划土地面积62505亩。园区2018年总产值6.7亿元,其中主导产业板栗、食用菌种植及其加、农业观光等产值4.521亿元。
(一)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板栗种植基地:板栗栽植面积6.2万亩,年产板栗6800吨,产值1.2亿元,板栗产量占全县的30%,板栗收入占园内农民人均收入的30%。
2、食用菌种植基地:有食用菌种植合作社4家,香茹种植面积310亩,共1000万棒,产值0.9亿元。
3、农业示范观光产业基地:项目占地295亩,建有温室大棚等各类建筑63000㎡,项目投资2亿元,能够提供现代农业栽培技术示范、技能培训、育苗、观光等各种服务,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形成综合性、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产、休闲产业。
(二)农产品产业化情况
1、培育收储加工企业:园区有“百峰贸易有限公司”一家大型板栗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6000多吨,年储存能力5500吨,2017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其中出口日本和台湾1530吨,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加工、收购、销售等环节带动500人就业,工资性收入及扶贫资金收益等共1525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2600人脱贫。
2、打造新型业态组织:成立省级“京东板栗产业联合体”组织1个,板栗种植、食用菌种植等各类合作社24个,其中有尖山子村“尖山子板栗专业合作社”、霍杖子村“栗乐农牧专业合作社”、白城子“食用菌合作社”、双龙寺“草莓种植合作社”、杨台子“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实现规模化种植4.231万亩,人均种植收入达到1500元。
3、推进农旅三产融合:成立“七彩青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头企业,做为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科普、农业技术培训等产业运营的主体,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周边农户150人就业,实现工资性收入300万元,土地流转收入160万元。
4、创建农业知名品牌:板栗注册“京东板栗”品牌,果汁饮料注册“珍维康”、“拓邦优品”等品牌,食用菌注册“龙菇”品牌,农业观光旅游注册“七彩青龙”品牌。
二、园区创建目标和任务
委托北京读道创意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青龙满族自治县七彩青龙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0年)》的编制,并通过了相关专家评审组评审。园区规划培育发展多业态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三个特色产业,主要有:1、板栗、食用菌、草莓种植、采摘产业;2、农业深加工、销售产业;3、农业科普、示范、观光、民俗旅游产业,到2030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1、扩大园区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板栗、食用菌种植、农业观光旅游等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2、改造扩建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出口创汇700万元,带动2000人就业,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3、主导产业品牌化率达到75%,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使用率达到98%。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园区管委会,全面抓好园区建设各项工作。并成立七彩青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园区运营。
(二)技术保障:与中国农大、河北科技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农业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土地保障: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并积极争取各项用地指标,确保园区建设用地需要。
(四)资金保障:2017年整合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用于农旅综合体项目建设;2018年整合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用于百峰贸易有限公司板栗深加工项目。同时,建立园区农业产业发展财政投入的持续、稳定的保障机制,将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规划,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推动园区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