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欢迎您!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主办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当前位置:
秦皇岛市卢龙县石门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5 | 23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卢龙县石门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卢龙、昌黎、滦县三县交界处,处于环渤海、环京津两大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承接北京、天津辐射的门户区域,处于秦皇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要发展轴上,是秦皇岛的“西大门”。园区规划面积5万亩,总户数17357户,园区内拥有市级龙头企业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71家,其中市级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2家,主导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一、园区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石门镇先后被评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级重点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和河北省重点培育的100个特色小城镇之一,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特色小镇。2015年,园区人口23016人,国内生产总值251308万元,人均纯收入8770元,财政收入794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0万元。


  (二)园区内有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业种养殖合作社58家。园区总面积约5万亩。其中,以杨黄岭为核心的“石门核桃产业示范区”,面积1.7万亩,辐射周边8个村;以高各庄为核心的“高各庄葡萄产业示范区”,面积1.15万亩,辐射周边8个村;以钓鱼台村为中心的“钓鱼台甘薯产业示范区”,面积1.02万亩,辐射周边8个村;以马北寨有机蔬菜种植和苗木花卉基地和炮石岭奶牛养殖基地为核心的“种养殖示范区”辐射周边8个村;以石门街村为中心的“综合服务示范区”辐射周边6个村。拥有“高各庄葡萄”、“石门核桃”、“首阳圣宝”、“一柱峰”、“圣元玉米”鑫金合等农业品牌10个,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园区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在确保园区建设高标准上下功夫。石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益通农业专项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确保了现代农业的科学有序发展。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安排、产业一体化布局和工作一体化推进,有效保证了园区建设的整体性和高标准。

   
  二是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为导向,在提升园区现代性上下功夫。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水网发达。区内现有灌溉机井800多眼,机井配套设备65台,已铺设地下管道7000米,开挖疏浚渠道1.5 公里,维修农渠45公里,架设农电线路220千米,修建田间道路635公里。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网,同时建设了排污管网,实施了土地平整,机械化率达到60%;园区与河北农科院、河北果研所、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河北农业科技师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开展经常性合作,以培训授课方式引智,以试验田方式引进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为园区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保证食品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以整合力量集聚资源为保障,在聚合建设推动力上下功夫。园区由石门镇党委书记任常务副主任,成立卢龙县石门农业现代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具体工作,由土管所、林业站、农业站、项目办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园区机关和服务队伍,保证了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在涉农政策倾斜上具有优势;同时县政府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主轴,其他涉农资金为补充,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工作,为园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突出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带动原产地产品(石门核桃、卢龙甘薯)实现“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物流)”产业链式发展,加速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


  加快建设石门镇农业园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按照园区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全力以赴投身到合力建园的工作中去,争取早日将石门镇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县统筹发展的样板间。

  经营主体简介

  卢龙县清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2014年通过河北省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秦皇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被认定部级示范场。公司致力羊的无公害养殖,红薯绿色种植,种养结合,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8年千亩甘薯种植,率先引进甘薯滴灌覆膜技术,农业部千亩甘薯示范基地,河北省农科院,市甘薯实验站试验基地,并与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分校开展技术推广与合作,红薯2018年顺利通过绿色认证检测。红薯畅销安徽,山东临沂、夏津、济南,河北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辽宁葫芦岛,哈尔滨,浙江嘉兴,并与全国人大、福建商会建立长期合作,2019年,又顺利推进中直机关,引起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市食品协会,市旅游协会拟全力推进,打造卢龙红薯品牌。新华社,人民日报都曾多次报道。公司现有基地+农户种植基地2500亩,全力打造集监测、科教、实验示范、会员体验一体化基地1000亩,全程实时监控。作为中直常态化视察基地。公司以流转、农户土地入股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统一绿色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化肥,农药,农资,统一分拣标准,统一包装、品牌销售。本着“致敬经典回归本源”的理念,全力打造卢龙红薯品牌,实现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公司注重土壤修复,有机肥增量,化肥减量,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杜绝除草剂,保证红薯安全性,建立可追溯体系,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引进滴灌覆膜,深沟大垄,生物防控技术,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省农科院、市甘薯试验站、县农业局、昌黎分校给予了大力支持。2019年公司拟开展会员体验、农业培训业务,并覆盖秦皇岛地区开展直营连锁店,并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扩大销售渠道,带动农民致富。

  秦皇岛市德源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源酒庄)是于2010年6月成立的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50万元。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石门镇炮石岭沟村,主要从事葡萄种植,葡萄酒及果酒的加工灌装及销售。企业经营情况1、2019年德源酒庄实现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001万元。资产总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拥有固定资产1010万元,形成总入库税金2.3万元,各类葡萄的产量共计825万吨。2、德源酒庄拥有自有葡萄基地260亩,栽种了赤霞珠,蛇龙珠,雷司令,霞多丽,威戴尔等多种酿酒葡萄。红地球,玫瑰香,美人指,金田玫瑰等32种鲜食葡萄。3、德源酒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地下酒窖1100平方米。每年可生产优质葡萄酒450吨。酒庄酿酒采用传统酿酒法,尽量表现葡萄天然品质,减少人为的干预和修饰,尊重自然,适应自然。葡萄收获为人工采摘,收获前在葡萄树上进行两次人工筛选,去掉可能的坏粒和杂质;待葡萄成熟后选择性采摘,并快速运到酒窖的分选平台,再次精选,葡萄破碎后进入发酵桶或者橡木桶开始发酵,经过漫长的发酵进程,新酒除渣后进行橡木桶培养。橡木桶烘烤程度一般为轻-中度,酒的培养时间为12-18个月。按传统三个月倒一次桶,用蛋白澄清,在装瓶前进行过滤,最后装瓶。装瓶后再进入酒窖瓶储,葡萄酒经过陈酿成熟后即可上市。旗下“德源圣宝”品牌的干红、干白葡萄酒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赞誉。

  卢龙县同利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10年3月25日,由贾背口村魏小军等7人自愿组织发起,注册资金100万元。2012年社员53户,注册资金600万元,办公地点临时设于贾背口村。合作社法人代表魏小军,现担任卢龙县同利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现有理事5名,执行监事1名,社员总数53户,有办公室5间。合作社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工作事务,执行监事代表全体成员监督检查理事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大会,由全体成员组成。成员大会每年召开2次,重大财产处置、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和年度财务盈余分配方案等重要工作情况,由合作社成员大会决策。在合作社章程规定事项出现的情况下,可以召开临时成员大会。合作社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核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与费用。合作社按照章程规定,在扣除当年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的可分配盈余,经成员大会决议,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