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欢迎您!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主办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当前位置:
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5 | 230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园区情况
 
  (一)基础情况


  昌黎碣石山产区有着50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北纬39°山海相邻的独特区位和气候优势,非常适合玫瑰香、龙眼、赤霞珠、马瑟兰等鲜食和酿酒葡萄生长。碣石山产区是全国乃至世界酿酒葡萄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碣石山产区的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产业已成为支撑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持产业发展,2000年成立了葡萄酒业管理局,2011年成立了葡萄酒产业园,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县葡萄酒业管理局、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碣石山景区开发管理局、五峰山景区管理处合并成立昌黎县碣石山片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对于葡萄酒特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方向,走“葡萄酒+大旅游+大健康”发展之路,打造以葡萄酒养生度假为引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园区规划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涉及4个乡镇38个村。拥有优质葡萄示范基地50207亩【根据不同的土壤、环境、气候特点,划分了晾甲山、凤凰谷、卧佛山等6个不同的子产区】,建成了朗格斯酒庄、华夏长城酒庄、茅台凤凰酒庄、金士酒庄、龙灏酒庄、海亚湾酒庄等标准化酿酒葡萄示范基地11个。葡萄总加工能力14万吨。葡萄酿酒企业26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葡萄酒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34个。同时产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拥有省级研发机构——河北省农科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酒学院等6家葡萄酒专项研发机构,以及一大批从事葡萄酒行业的专业人才【中国酿酒大师2名,国家级评酒委员28名,品酒师、酿酒师共63人,技术人员429名,农民“土专家”5000余人】。


  (二)发展情况


  昌黎利用酿酒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的深厚历史底蕴及蓬勃活力,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长足发展,目前,昌黎已形成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橡木桶生产、彩印包装、酒瓶制造、塞帽生产、交通运输、物流集散、旅游康养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超35亿元。可以说一瓶昌黎葡萄酒从葡萄原料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全部可在县内完成,产业链条健全、集群优势明显。昌黎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北省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县”、“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17年“昌黎葡萄酒”被评为第二届河北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省级百家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同年“秦皇岛碣石山产区”被中国酒业协会认证为中国第三个、河北省首个“中国葡萄酒小产区”。


  目前园区重点打造“干红小镇”和“葡萄小镇”,在建产业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3.2亿元;重点推进及谋划项目18个,其中干红小镇产业类项目9个,计划投资37.116亿元;葡萄小镇产业类项目4个,计划投资20.3亿元;基础设施及旅游提升项目5个,计划投资6.05亿元。


  (三)下步举措


  按照河北省、秦皇岛市相关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优势条件,以高质量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构筑“葡萄酒+大旅游+大健康”的产业体系,以三产带动二产,以二产推进一产,实现三、二、一产的产业协同发展,将葡萄酒产业发展与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有机结合,汇聚各方力量,聚焦产业政策,形成土地节约、资源集约、产业聚集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昌黎葡萄酒特色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提升产区优势品牌影响力,实现昌黎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引领性、创新性发展。具体措施为:一抓源头,打造碣石山产区产业基础;二抓龙头,培育昌黎碣石山产区产业新优势;三是抓平台,重塑昌黎碣石山产区地域品牌形象,推进干红小镇、葡萄小镇建设;四是抓项目,打造产业支撑;五是抓外延,打造精品旅游业态,进行文创产品研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二、展示照片


  (一)园区规划图

(昌黎葡萄酒特色产业小镇规划布局图)

(总体发展规划图)

(二)园区建设图

(昌黎县葡萄酒特色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分布图)


(三)领导视察
                         
(市委书记朱正学调研茅台凤凰庄园)                               (丁伟市长调研马氏酒堡)


  新型经营主体简介


  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9日,注册资本2亿元,是中国首家生产干红葡萄酒的专业型企业。工厂占地面积1200亩,总资产由最初的7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18亿元。公司现有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酿酒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粮集团-中国农大长城葡萄酒科技研发中心。


  公司加快企业与科研院校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和江南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十一•五规划——948项目”等十几项科研项目。自“七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市级科研项目3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


  开发了以“华夏葡园A区”为代表的国内高档产区酒,九二、九四、九五、白标为代表的年份系列,亚洲大酒窖系列葡萄酒,以及个性化、具有典型地域风格的高品质酒庄酒。


  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第一批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16年,中粮集团投资建设集种植、生产、休闲旅游和文化推广为一体的葡萄酒庄——华夏酒庄,融合华夏、茅台、金士、朗格斯等龙头企业和酒庄实现多业态、互动发展,将葡萄酒文化体验推广与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进一步加强葡萄酒旅游产业链内部食、住、行、娱、购、游六大产业要素的整合。


  当前红酒市场受进口酒和疫情的冲击,市场下行压力大,企业销量大幅下滑,作为具有民族性和国资背景的长城品牌,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并带动当地消费。建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关注酿酒葡萄基地的发展,给予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使酿酒葡萄基地和葡萄酒产业共同发展。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于2002年7月组建成立,是贵州茅台集团在贵州省外投资的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公司位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城”的河北省昌黎县东部工业园区,注册资金人民币26802.5万元,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为生产主体,拥有“昌黎茅台葡萄酒经贸有限公司”为销售主体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含庄园、发酵站整体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并在智利、澳大利亚建立了15,000亩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原酒发酵能力1.2万吨,成品酒生产能力1万吨,拥有总资产4.15亿元,现有员工228人。企业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诚信管理体系五大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主要产品为茅台系列葡萄酒,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2018年公司获评“河北省诚信企业”,公司产品获评“河北省名牌产品”,公司产品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斩获“一带一路大金奖”、“品质卓越大奖”等奖项。

 
  公司产业链供应链稳固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较高,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较好,质量稳定。


  公司下一步发展思路是发展茅台凤凰庄园。在集团公司“一品为主,多品开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下,集团公司对茅台葡萄酒公司寄予厚望,将打造高端葡萄酒生产研发工作做为茅台集团的又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为了更好的烘托“茅台葡萄酒”,充分展示茅台品牌价值,顺应市场的需求,加速企业的发展,茅台葡萄酒公司新建“茅台凤凰庄园”,集“生产、科研、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庄园选址在昌黎县十里铺乡耿庄村凤凰山北坡,俯瞰万亩葡萄园,环境优美,毗邻秀美的昌黎“葡萄沟”景区,投资三亿元人民币,占地约100亩,设计年产高档优质干红葡萄酒1000吨。

目前公司销售额居于国内行业前十,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力争在三到五年内进入葡萄酒领军企业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