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简介
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为2913.8万元,目前总资产达2.3亿元,厂区占地面积150亩,职工30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60人。公司主要生产经营以食用菌为主的冷冻快餐调制食品,罐头、蘑菇酱、即食食品、珍稀食用菌功能饮品等系列产品,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始终坚持“诚信是经营之本,创新是发展之源”的经营理念,为顾客提供营养美味、天然、有机的菌类食品。实施食用菌产业科技园项目建设,拥有年生产10万吨食用菌功能饮能力、珍稀野生菌有效成分提取技信、1.5万吨冷冻快餐调制产品生产线、10万吨天然饮用山泉水生产线。公司年可实现产值2.6亿元,已成为北京吉野家、郑一味、海底捞、西贝、呀咪、权金城、新辣道、老家肉饼等快餐连锁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森源公司联合市内16家食用菌、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北京多家快餐企业共同组建森源中央厨房食材加工产业联合体,已成为北京中央厨房保障基地。
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简介
(中华蘑菇云产业园)
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位于河北省平泉市卧龙镇,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2.2亿元,由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和“中华菇云产业园”两部分组成,搭建了“中华菇云网”是全球首个食用菌全产业链“互联网+”云平台。2017年5月投入运营,目前运行良好,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成功吸纳全国各地客户3000家,集聚效应明显。
线下部分——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总投资2亿元,已建设完成干品仓库8400㎡,保鲜库4650㎡,商铺60000㎡,可同时容纳130家商户交易。截止目前,已入驻浙江、福建、山西、内蒙等地大型客商30余家,本地客商30家,涵盖的行业包括食用菌原辅材料供应、技术培训、产品分拣包装、交易、冷链物流等。成为以平泉为中心半径300公里以内的香菇交易中心,2020年,实现交易额11亿元。
线上部分——“中华菇云网”。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食用菌标准化系统、食用菌溯源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线下信息收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第三方担保系统、违约责任追究系统等七大系统,目前已吸纳会员3000家,实现交易额2亿元。
公司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继续加大推进力度,深挖线上线下潜力,最终实现两部分有机融合,成为国内食用菌交易最大平台。一方面,市场里将继续建设仓库和保鲜库,使可容纳的体量增加一倍,为更多的大型客商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将参照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模式,在“中华菇云网”上全景展示平泉及周边地区食用菌的产区优势,通过溯源系统,将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所有种植户、原料供应商、加工企业全部吸纳上来,达到产品随时可见、质量随时可控、交易随时可联、运输随时可行,真正实现“互联网+”食用菌,为食用菌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交易保障。
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位于平泉经济开发区。该公司菌炭热电肥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占地516亩,总投资约13.1亿元人民币,由标准化菌种菌棒、干鲜品香菇、珍稀品种(白玉菇、鹿茸菇)生产、鲜品加工储藏、干品加工储藏、深加工提取多糖、品种实验示范、活性炭生产、光伏发电、有机肥生产、科研文化产品展示休闲体验、办公生活等10个项目区12个子项目组成,发展目标是实现菌产业提升、炭产业扩展、新能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多赢”,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企业。
公司将活性炭、食用菌等平泉“名片”产业生产工艺结合在一起,集菌种、菌棒、菌菇的生产、加工、物流及活性炭、有机肥、休闲体验等业态于一体,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与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农科院等5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市场”紧密连接机制,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公司打造了闭合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模式为:活性炭厂提供热源-食用菌菌种、菌棒-食用菌培育-食用菌速冻-冷链物流配送。废弃食用菌培养基-菌肥厂-有机肥还田。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满足生产用电。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最高效的出菇方式、最先进的设施设备,打造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物联化、三产融合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将成为引领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
公司目前下设四个食用菌周年化出菇园区,直接吸纳带动贫困户256户,提供就业岗位500人次,人均增收3—5万元,以人均2万袋为标准,直接带动贫困人口1500人实现“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精准脱贫。
平泉市绿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平泉市绿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个现代化香菇周年生产基地,位于平泉县卧龙镇二道河子村,总占地1300亩,总投资1.6亿元,是由中国绿宝集团(香港主板上市06183-HK)和平泉县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2015年共同投资建设的。该园区也是我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区,是具有较强的科研、种植、加工、贸易及国内外营销优势明显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建有品种试验示范、工厂化菌棒菌种生产、物联网周年化发菌出菇、精品包装加工、文化休闲体验、培训检测办公等6大核心板块。
公司推行“龙头企业+加盟园区+产业工人(农户)”的商业运营模式,即:公司负责加盟园区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生产菌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园区管理,入驻农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公司根据有关支持政策与金融部门合作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并为入驻农户提供保底收入。在经营模式上确定了入驻户“购袋经营、合作经营、领养领种和务工取酬”四种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农户“零资金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精准脱贫。
目前该园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香菇生产园区,可生产香菇菌棒2000万袋,产优质香菇1.5万吨,产值2亿元,纯效益达6000万元。该园区具备:香菇周年化生产;实现了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条件合理配置,转变了传统经营模式;采用物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实现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示范带动能力强,可安排劳动力就业500余人,扶持贫困户1000余户;有效促动“平泉香菇”品牌提升。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简介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于2010年11月,是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与平泉市(提供建设用地40亩)合作建设的国家级食用菌产业技术科研机构。该机构位于平泉市卧龙镇八家社区,由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管理,日常工作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973计划食用菌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负责。
该中心建筑面积13286.5平方米,内设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和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示范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才9人。现有品质分析评价室、分子育种实验室、菌种质量研究室、标本室等科研用房2383平方米,有温室 312 平方米、野生种质圃 500 平方米等,现有仪器设备85台(套)。
内设的食用菌改良中心为全国性的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涵盖了优良品种选育、菌种遗传学研究、菌种性状鉴定、菌种示范、菌种保藏等食用菌品种改良的基本技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不同区域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采集、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研究,同时创制可用的优异种质材料,系统地、全面地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心现已保藏食用菌418 种,其中可栽培种类 202 种,具遗传特异性的菌株9000 余个,种质7.2 万份;选育新品种10个。开展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黑木耳、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等30种商业栽培种类的品种选育工作,并进行菌种改良。开展了离褶伞、田头菇、牛肝菌、块菌等的驯化工作。对平泉及周边食用菌生产用的品种进行了菌株维护。
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简介
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7月,是平泉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公益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2017年5月,平泉市聘请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973计划食用菌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为研究院首任院长。同时,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示范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2018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食用菌良种联合攻关16家科研教学单位成员之一。
研究院总占地面积45.76亩,建筑面积23204.9平方米。现有科研人员2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才4人。研究院内设食用菌菌种研究中心、食用菌加工技术及新产品研发中心、食用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推广和培训中心、食用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等5个科研与培训机构,现有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等科研用房5286.5平方米,有灭菌器、液氮罐等仪器设备85台(套)。
研究院成立以来,围绕平泉及冀北地区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等工作。截止目前,共实施“平泉市菌种保存和种性维护技术体系建设”等科研项目11个,获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15项,其中已有6项成果实现转化推广。
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不仅为平泉及冀北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而且在菌种培育、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集聚国内食用菌行业顶级权威专家,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承德金稻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承德金稻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是平泉市从“珠三角”引进的第一个项目,专门从事工厂化生产杏鲍菇。2012年,该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了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加工,储藏完全达到工厂化生产条件和出口企业登记标准的现代化园区,日产鲜品能力达到50吨,年产1.8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企业被授予“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承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承德市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公司有效带动全市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生产转型,其主要特点:一是废弃资源充分利用。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所用的原料主要为玉米芯、棉籽壳、软木屑、麸皮等农林废弃物,年消耗量为1.44万吨,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二是产业环节高度集中。从原料进厂预处理、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均在厂区内高效集约运行,并且达到标准化水平,实现了降本增效,而且生产效率是传统生产模式的20倍,经济效益是传统模式的11倍。三是循环利用潜力巨大。公司谋划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利用杏鲍菇、香菇边角料研发生产拌饭菇酱、休闲食品和功能饮品系列,走精深加工循环利用之路。2019年启动一期项目建设,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产1万吨蘑菇酱、调味品生产线各一条;出菇废弃料含有大量的蛋白和纤维素,可用于草菇、双孢菇生产原料,同时可代替饲料使用,此外还可用于有机肥、蔬菜花卉基质,利用其纤维生产可降解花盆和育苗容器,实现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四是有效带动脱贫就业。该公司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直接带动贫困户、下岗职工400人就业。
平泉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介
平泉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坐落于平泉市卧龙镇碾子沟村,公司始建于2014年,总投资3000余万元。目前,公司基地面积300余亩,建有全自动工厂化菌棒培养室5千余平方米,恒温发菌棚2万余平方米、双拱水帘调控出菇棚5万平方米、冷库车间5千余平方米。公司先后被认定为“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承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跨区域吸纳贫困农民进驻园区参与发展产业,并在全市率先探索出让贫困户“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周边9个村、168户贫困户、300余人进驻园区发展产业,平均每户收入近4万元。该公司创建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使依托产业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根本上落在实处,不仅增强了贫困农民自我“造血”功能,激活了他们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而且有效保障了他们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实现永久脱贫,在全市扶贫园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已建设百亩以上“三零”模式精准扶贫产业园区100多个,直接吸纳贫困户8000多户入驻园区,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工作经验做法在先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陆续刊发,并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肯定性批示,经验作法在河北省范围推广。
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简介
中华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文化的一颗明珠。为了弘扬中华菌文化,平泉市“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由我国著名菌文化专家陈士瑜老先生创意设计,总面积达4000多平米,共分为6个馆区。整个中心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融历史文化、艺术观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菌文化展览馆。
资源馆:主要内容有世界各地的菌类种类、标本、模型,展示了菌类的生活习性、在现白垩纪时期、通过化石图片历史久远。通过三维成像技术、触摸互动平台展示了蘑菇的生长过程。目前本馆共收藏菌类标本1000余种,集中展示的有300余种。
科学馆:介绍了菌类得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毒菌、毒素的内容。毒菌有230多种,其中20多种是含有剧毒的。介绍了不同菌类营养价值、结构及世界四大名菌。
历史馆:介绍我国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对菌业的研究、栽培以及产业发展的情况。我国丰厚的菌蕈学遗产以及古代文献中有关菌类的史料。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历程及民国时期栽培食用菌方面的书籍。
民俗馆:介绍浙南故乡的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这里介绍世界各地对菇神的崇拜及浙江庆元、景宁所建的香菇庙,体现了民风民俗。
文化艺术馆:展示了唐代、宋代的诗人赞美菌类的诗篇及现代的饮食文化中的菇菌,通过各种传说体现了食用菌是爱情、吉祥、长寿的象征,同时展示瓷器、石器、画册、蘑菇邮票、蘑菇火花等作品。
平泉专题馆:介绍了平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展示了历届县委、政府领导的图片及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的材料和生产工具,平泉县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人物照片、领导题词、奖励证书牌匾及食用菌产品的展示,同时重点展示了平泉县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等内容。
河北维德菌业有限公司
河北维德菌业有限公司为2019年新建食用菌菌棒生产制造企业,净用地面积10372平方米,其中办公楼1482.76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6397.44平方米,其他附属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总占地面积60余亩。
前期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4%;流动资金1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6%。根据资金筹措方案,由河北维德菌业有限公司自筹3100万元,申请财政整合资金400万元,财政整合资金只用于购置设备和厂房建设投入。
项目预计购入设备4口上方分料器3台,基料混合机5台,提升输送机5台,自动套袋装袋扎口机(双袋)10台,菌棒收集输送机3台。灭菌柜12台。所采购设备均是目前该产业国内最先进食用菌生产设备。
公司拟投资无菌接种车间及智能发菌车间,集制棒、灭菌、接种、培养、一条龙式国内最先进最现代化一体化工厂。
截止到2020年8月,生产车间主体结构基本完工,预计2021年办公楼一楼基础已完工。生产车间完成建设,生产设备可以进场并投入使用。
河北华素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河北华素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中国北方菌菇合成肉项目,为平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建重点项目之一,采用国际领先的日本先进技术、与台湾统一集团合作,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发酵、低温真空膨化技术,充分利用平泉市发达的食用菌产业,以食用茵的菇柄、骨腿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与合成,生产素火腿、素汉堡、素牛排、 素鲍鱼、素肉松等素肉食品。
公司占地68亩,2019年开始投资建,计划投资3.5亿元,一期投资1.8亿元,建设集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于2020年12月菌菇合成肉中试段建成投产,拟订2021年规模化量产生产线投产,年产菌菇合成肉产品5000吨,可实现产值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年可消化平泉茵菇边角料3万吨以上,提升食用茵边角料的附加值,为本地食用茵产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