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欢迎您!
首页
党建工作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组织架构
联系我们
专家智库
产品展示
园区品牌
二品一标
冀农风采
名称
描述
内容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主办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高标准建设农业产业园 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高标准建设农业产业园 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来源:
|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7
|
35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平泉坚持“世界一流,国内第一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样板”的发展定位,高标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0年末,产业园产值达73亿元,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以上。
一、产业园创建做法与经验
(一)以政府引领为主导,坚持集聚建园。立足“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宗旨,优先支持产业园建设,有效吸引各类先进要素、经营主体等入园发展,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一方面健全组织,规范管理。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成立园区服务中心,协调指导产业园创建工作。建立市、乡、村三级食用菌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负责全市食用菌行业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多元投入,保障运行。建立“政府扶持、企业投资、信贷支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余万元,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政融保”蘑菇融资平台作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融资贷款支持,着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以健全链条为主线,坚持融合强园。以“一城、一镇、一轴、两区”(中国食用菌产业城、中国蘑菇小镇、绿色高效综合示范轴、高质高效标准化种植区和大健康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区)为产业园建设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实现现代农业全链条开发。生产基地上,实现从地栽到架式到标准化生产模式,“香菇四季出菇棚技术”模式填补国内空白,“菌炭热电肥联产”项目为国内首家香菇半工厂化和闭合的循环经济样板。精深加工上,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开发“生力饮”蛹虫草功能饮品等精深加工产品12种。市场营销上,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和“中华蘑菇云大数据产业园”,创新“互联网+会展+流通”立体化营销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平泉食用菌。品牌建设上,“平泉香菇”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菇芳源”“瀑河源”等中国驰名省著名商标8件、“两品一标”农产品95件,“平泉香菇”“ 平泉滑子菇”被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产业园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达80.3%。
(三)以合作共赢为主旨,坚持绿色兴园。积极倡导绿色生产观念、推动绿色发展模式、加强绿色资源对接、实现绿色合作共赢。一是基础联建。实施节地、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改造项目,加大产业园软硬环境建设投入力度,创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目前,硬化园区道路20公里、6万余平方米,改造更换31个规模食用菌园区变压器。二是环境联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重点推进产业园内的人居环境提升、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等工程,完成厕所改造3000座,购置集中式垃圾箱2200个、垃圾清运车54辆,切实构建宜居宜业良好乡村环境。三是文化联创。坚持用文化为产业铸魂,推进食用菌产业实现业态创新,启动“中国食用菌产业城”“中国香菇小镇”规划设计,多维度培育食用菌文化及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文化附加值,营造现代农业多元发展生态圈。四是利益联结。建立入园企业与基地农户、合作社之间“财政资金折股量化”“三零模式”“一地生四金”等利益联结机制,以“招商引资、洽商合作”方式落实经营主体折股量化项目5个,每年按奖补资金的6%提取保底收益,用于扶贫事业和产业发展。
(四)以科技支撑为主体,坚持创新活园。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乡村产业兴旺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提升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建有国家食用菌产业研发中心,由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团队担纲运营;建有中国唯一一个食用菌院士李玉院士工作站。对现有科创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依托产业园补助资金补充配备河北省食用菌产业研究院实验室设备,推进食用菌小试基地、智能温控出菇室等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对杏鲍菇废料生产鸡腿菇等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二是强化培训,夯实基础。培养田间地头的“土专家”“棚把式”“田秀才”等新型职业农民1587人,其中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327人、种植大户960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300人。三是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建立“二维码溯源+政府监管+农户信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食用菌追溯平台,配备追溯码打印机等设备,提供菌种追溯、种植管理、生产加工、产品销售、质量溯源、专家服务等多领域、全方位智能支撑。
(五)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坚持招商入园。平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期内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建设、科研水平提升、折股量化试点等方面进行项目建设,通过产业园奖补资金撬动的项目11个,截至2020年末,产业园内投入资金8.39亿元,其中改善基础设类0.22亿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类1.58亿元,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化提升类6.5亿元,产村融合示范类0.09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工作安排
一是坚持不懈地搞好种植基地建设。保持住栽培模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要充分依托李玉、李天来院士工作站,继续探索种植模式特别是栽培大棚的模式创新。
二是持续做大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依托我们目前的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和中华蘑菇云大数据产业园,做好线上、线下交易,力争建成中国食用菌交易市场。
三是做好精深加工。向保健品、药品方向发展,做强即食食品、快销品等产品,不断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四是做好品牌创建工作。重点实施品牌培育与创建项目,通过召开食用菌大会、视频宣传、编制食用菌期刊、建设“平泉香菇”指数网等方式,将平泉食用菌品牌多角度宣传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是破解土地制约。采取“增减挂钩,指标置换”的形式,结合土地产权制改革中,盘活废弃村部、小学、工厂等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园建设。
上一篇:
成安县现代农业园区
下一篇:
平泉市现代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