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区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5
|
2543 次浏览
|
分享到:
园区核心区地处秦皇岛市抚宁区抚宁镇下庄管理区内,包括杨家营、黄庄、吴官营等26个行政村,近1.9万人口。园区规划面积5.77万亩,规划为“一园六区”。“一园”是指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位于园区中西部,主要建设园区管委会、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园区培训中心、形成园区公共管理与科技服务平台。“六区”为生猪良种繁育区、循环农业示范区,规划在园区西北,两区相邻,便于有机肥生产和循环农业示范;生猪屠宰冷链深加工区、农产品冷链储运电商销售区
一、材料题目
秦皇岛市抚宁区宏都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于2016年,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主导产业,2017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1月被认定为河北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园区概况
园区核心区地处秦皇岛市抚宁区抚宁镇下庄管理区内,包括杨家营、黄庄、吴官营等26个行政村,近1.9万人口。园区规划面积5.77万亩,规划为“一园六区”。“一园”是指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位于园区中西部,主要建设园区管委会、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园区培训中心、形成园区公共管理与科技服务平台。园区管委会设在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主要发挥园区规划建设、组织协调、主体培育、招商引资、科技应用、土地利用、产品展销、品牌创建、利益联接、服务保障等作用,为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六区”为生猪良种繁育区、循环农业示范区,规划在园区西北,两区相邻,便于有机肥生产和循环农业示范;生猪屠宰冷链深加工区、农产品冷链储运电商销售区,位于园区西南部,西部、南部为抚宁区生猪养殖集中区域,便于生猪收购;绿色观光农业种植采摘区,位于园区东北,紧靠英山河水库,远离主要生产区,环境优美,有利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种植区,遍布园区。
截止到2018年11月,园区实现产值41.9亿元,其中一产4.7亿元,二产32.5亿元,三产4.7亿元。园区主导产业生猪产业实现产值28亿元。
三、推进园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和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园区主导产业为生猪产业,实现了种猪生产、生猪规模育肥、屠宰加工、品牌销售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2亿元生猪良种产业集群”、“40亿元生猪屠宰冷链深加工产业集群”、“10亿元农产品冷链储运、电商销售产业集群”、“2亿元生态旅游休闲圈”和“2亿元生姜等绿色蔬菜生产区”。园区有50头以上规模猪场132个,生猪产业覆盖率和适度规模养猪分别达到60%以上。园区内生猪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加工业产值28亿元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5.9:1。
(二)技术装备水平区域先进。园区生产设施条件良好,抚宁区政府投资近5亿元,在园区内修建了连接宁海大道与102国道的碧海路,还为园区完善了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和环卫等设施。为园区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河北宏都集团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现代化屠宰场之一,技术设备先进,年屠宰量200万头。秦皇岛北方宏都生猪网络交易有限公司。通过北方宏都农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平台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运营,实现农畜产品网上电子交易。目前,在易猪网上成功交易生猪60多万头,交易额10多亿元。
园区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生猪专家团队等教育科研单位密切合作,推广猪人工收紧技术、种猪生产性能测定、配合饲料、高床养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与农牧局合作,实施“阳光工程”,开展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综述达到289.6万人次。
(三)绿色发展成效突出。2018年8月8日,抚宁区人民政府与中鼎特金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目前该公司将在抚宁区投资1.0954亿元,用于绿色生态畜禽粪污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建设,之后又同园区主体企业河北宏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项目位于生猪良种繁育区附近,规划占地1000亩,包括建设粪污储运系统、有机肥加工厂、沼气系统、施肥配套设施,实现园区畜禽粪资源化处理利用全覆盖,配套发展有机杂粮、蔬菜、林果种植、形成猪——肥——蔬(果)粮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将区域内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种养结合程度达95%以上。到2018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达到20%。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抚宁生猪”正在申报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四)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作用显著。通过壮大秦皇岛市抚宁区宏都集团生猪产业联合体,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1、订单联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签订农产品产销合同实现利益联结,按合同规定交售农产品。其中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还能提供减免订单合作社、农户屠宰费,生猪保护价收购和提供信贷支持等。
2、租赁联结。鼓励企业从农户手中租用土地,农户凭土地获取租金、保底分红股金、参与合作社生产获得薪金,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一体化产业链,采取600元/亩保底收益+纯收入15—20%分红的方式,保障农民收益。
3、代养联结。由政府牵头,让农户与种养殖企业、家庭农场对接,以农户自身的劳动力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养殖产业,并签订“代养”合同,农户帮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代养”获取不低于投入资金的6%分红,不承担投资和种植养殖风险。
4、培育专业种养大户。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规模,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规划期内,每年重点支持培育不少于 50 个先进示范养殖大户。
5、发展家庭农场。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回乡从事农业创业,支持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返乡从事农业开发。目前,已发展家庭农场26个。
6、提升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型等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提高农民合作社运行质量。
7、生猪产业联合体发挥积极作用。秦皇岛市抚宁区宏都集团生猪产业联合体是2017年经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评定为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河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带头组建的,联合体内共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养殖企业3家,养殖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养猪场7家,分布在全区6个乡镇,总占地800亩,生猪存栏5万头。生猪产业联合体成员单位全部是抚宁区内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联合体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与15000户农户签订了生猪养殖收购合同,带动20000户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年产值30亿元。
(五)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生猪产业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实施重大项目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有关项目资金集中全力扶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域。
1.财政支持。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企业奖补,农业产业化、山区开发、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旅游等奖补资金优先支持园区建设和园区企业。
2.土地保障。及时调整园区企业用地规划和性质,保障产业发展用地要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建设用地指标。
3.审批保障。抚宁区招商、农牧、商务等部门不仅帮助园区内企业上项目,还结合“放、管、服”,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办公服务,用最短时限集中办理涉及园区企业的行政许可项目的收费项目(未进厅项目可由审批中心管理)。针对每一个园区项目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项目跟踪服务小组,做到提前介入,全程领办服务。对园区重大项目(亿元以上),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更多优惠。
4.金融保障。区政府引领园区与各类金融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加强银企合作。河北宏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秦皇岛分行共同推出了“惠农e商惠农e贷”金融服务项目,还与抚宁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3500万贷款协议,围绕标准化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等环节,简化贷款手续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和全方位资金支持。
5.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抚宁区政府投资近5亿元,在园区内修建了连接宁海大道与102国道的碧海路,并将其打造成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的景观大道,同时还为园区完善了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和环卫等设施,核心区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的要求。
(六)组织管理健全完备。
抚宁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立抚宁区宏都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农业副区长任管委会主任,区农牧水产局、农工委、政府办公室、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水务局、林业局、城乡规划局、金融办公室、下庄管理区主管领导为成员,下庄管理区同时成立了园区管理机构。园区管理委员会定期会商,合力推进,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和检查督促,明确园区建设具体责任人,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园区建设有序进行。各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上下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