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吴桥县于集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5-17
|
14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吴桥县于集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吴桥县于集镇,涵盖22个行政村,规划面积2.9万亩。园区以优质高效节水小麦和红香酥梨种植为主导产业,以沧州嘉品面业有限公司、吴桥县青云面业有限公司和吴桥华森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园区产业链条延伸。
1、园区基础情况
吴桥县于集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吴桥县于集镇,涵盖22个行政村,规划面积2.9万亩。园区以优质高效节水小麦和红香酥梨种植为主导产业,以沧州嘉品面业有限公司、吴桥县青云面业有限公司和吴桥华森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园区产业链条延伸。
2、园区发展成就
小麦加工经营主体以园区生产的硬质麦为原料,主要产品有石磨面粉、小麦通心粉等。吴桥县青云面业有限公司主要通过低温研磨,有效保留小麦的营养成分,磨出来的面粉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不含任何添加剂,产品远销山东、河南等地,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经济效益。沧州嘉品面业有限公司年产值7000万元,主要致力于各类面粉和小麦空心粉的加工制作,小麦空心粉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欧洲等地。园区内种植红酥香梨2000余亩,该品种阳面呈鲜红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汁多、味甜、香浓,市场前景好。以吴桥华森果品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红香酥梨生产基地,每年举办梨花节和果品采摘节,方便周边居民观光游乐。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吴桥华森果品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安装了农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系统,使消费者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一目了然,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园区以小麦加工为纽带,带动园区及周边种植硬质小麦2万亩,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青云面业等公司按加工需求与粮食种植合作社签订小麦供应订单,合作社采用“五统一”的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实现小麦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回收农户种植的小麦统一烘干后交售公司。园区积极参与产业扶贫,优先流转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土地,促成127户贫困户入股园区经营主体,年终发放400元、480元、1000元不等的股金。
4、经营主体简介
沧州嘉品面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资质齐全,占地7000平方米,是吴桥县扶贫龙头企业。2016年投资500万元,更换一套300吨的全自动加工设备,年加工小麦4500吨,年收入约1800万元。主要致力于各类高档馒头粉、大饼粉、切面粉、面条粉和油条粉等系列小麦面粉的加工制作,操作规程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要求,“晟元德康”牌小麦空心粉远销京津及西北等大中城市及欧洲等地。小麦空心粉对原料有较高要求,必须采用蛋白质含量足够高的典型硬质麦磨制,筋力强有弹性,吃起来口感好,风味独特。园区的土壤、水分、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都适合硬质麦的生长,为小麦空心粉的加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原料。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2018年协助县农业局帮扶贫困户签订种植订单1200亩,大幅提升了我县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农民收入。2018年—2020年,连续3年为63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资金18.9万元,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5人,年均工资万元左右。
吴桥县青云面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占地5亩,致力于推广特色石磨面粉加工,年加工小麦15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为目标,主要特色是石磨加工,由于是低温研磨,能有效保留小麦的营养成分,磨出来的面粉是纯天然面粉,绿色无污染、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生产的“青云”牌面粉远销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经济效益。2018年协助县农业局帮扶贫困户签订种植订单800亩,大幅提升了我县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农民收入。2018年—2020年,连续3年为21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资金6.3万元。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人,使他们增加了自食其力的能力。
吴桥县华森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吴桥县于集镇北史庄村,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引进梨树新品种,进行梨树栽培技术指导,组织梨果生产、销售等。合作社现已有社员农户三十余户,梨树种植面积1300余亩,主要栽培品种为红香酥、新梨七号、秋月、早酥红等优新品种。目前结果面积800亩,年产梨果2000吨。合作社将以史庄村为核心,辐射面积5800亩,重点打造红香酥梨产销网络基地、苗木培育基地、大型采摘摄影基地,打造果品电子商务、旅销结合的营销体系,着力发展休闲观光、采摘、摄影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