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欢迎您!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主办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当前位置:
邯郸市永年区永年现代农业 示范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5-10 | 15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基础情况


  永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永年区中北部,建设范围包括刘汉乡、刘营镇、讲武乡、大北汪镇和正西乡部分村,建设面积12万亩,优势产业主要为优质小麦玉米良种繁育与种植、畜禽养殖、特色园艺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项目区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在2012年率先建成吨粮区。园区水土富饶,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杂粮、蔬菜等,樱桃、草莓、中草药、冬枣、核桃等产品,畜禽养殖业比较发达。项目区培育企业龙头、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90余家,农机服务、植保服务、用水服务合作组织20家,机具设备齐全,农机服务能力较强,推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生产经营类型多样,管理规范,注重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商贸市场繁荣活跃。


  二、园区发展情况


  1、主导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


  园区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引入新品种、新技术,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大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园区以优质专用小麦玉米生产为主导产业,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率达到95%以上,平均亩产小麦527.9公斤,玉米612.7公斤;二是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土地流转达65%以上,粮食生产全部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亩均节水50方,节肥10公斤,从种到收农业机械化率达到了100%。三是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强力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体系。


  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创建了洺河岸面粉厂、三赢石磨面粉厂、蔬菜加工厂和食品厂;以快马电商为龙头,在全区建立服务站和农资站216家,粮食收购站13家,形成购销网络,打通了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渠道。通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价值链,提高农民经济效益链,带动农户2100户,带动农户年增收1780万元。


  2、项目建设


  园区结合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整合1500万元用于园区农田防渗管道铺设、道路修建和新增变压器等基础设施。


  3、科技支撑


  园区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园区内建有农业科研所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部1个、河北省专家工作站1个、育种实验室1个,拥有农业科技人员25名,科技实施齐全,科技力量雄厚。园区通过秸秆青储、奶牛养殖、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还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4、效益情况。


  园区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年限为2017年-2022年,每年可受益1.73亿元。


  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园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节水措施,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节水20%以上,采用轻简化栽培技术,玉米秸秆无害化处理还田或制作青贮饲料、畜禽粪便制作生物有机肥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循环经济技术的运用,优化生态环境。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促进农民在当地就业;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扩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


  三、发展举措


  1、政策优势奠定基础,把握发展机遇。


  按照“示范带动、以点带片”的原则,抓住机会,加快发展,逐渐形成集经济、社会、生态、示范功能于一体,具有永年特色、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2、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发展效率。


  园区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及产业特色,科学谋划,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示范园区综合功能的整体发挥,加速向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发展效率。


  3、提升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引领与示范。


  积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团队展开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发挥其社会化服务主题的作用,重点做好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督等工作,为永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