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现代农业园区(畜禽)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9
|
1878 次浏览
|
分享到:
肃宁县华斯现代农业园核心区位于肃宁县开发区,道路网络完备,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电力电网设备完备,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需要。园区于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肃宁县华斯现代农业园核心区位于肃宁县开发区,道路网络完备,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电力电网设备完备,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需要。园区于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一、园区基本情况
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以皮毛加工为引领,以皮毛交易市场、华斯国际裘皮城为载体,带动皮毛动物养殖、饲料、皮张加工、科研设计、销售、物流、出口、旅游、电商等行业联动发展,打造是集毛皮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硝染、制衣制件、外贸出口于一体的裘皮产业链条,是国内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毛皮加工基地。立足肃宁,带动周边地区特种养殖发展,全县毛皮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近6万人。规范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标准化养殖重点村,貂、貉、狐优种占有率达到了90%,獭兔优种占有率达到了85%,全县珍稀毛皮动物年出栏年均总量达到了122万只。核心区内聚集各类皮毛加工企业350多家,皮毛购销摊点500家,拥有三资和出口放权皮毛企业58家,年产裘皮服饰、裘皮面料150万件,2019年总产值达60亿元。园区构建“交易市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带动5万多农民从事毛皮动物的养殖、加工、交易,占全县农民数量的15%,人均年增收5000-50000元,同时带动敷料、丝线、纽扣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园区发展成果
1、在科技应用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
在产品技术方面,园区主要经营主体华斯公司在国内首创开发了水貂、獭兔毛皮毛革一体技术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智能控制系统并在生产中实现批量运用,创新实现了裘皮产业的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园区年度研发投入占当年总投资的10%以上,近三年增幅均在10%以上。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8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专利60件。公司的生产技术获得了河北省科技厅多个奖项,“裘皮优化加工技术开发”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国内先进;“细皮毛革一体面料项目”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国内领先;“裘皮优化加工技术开发”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由华斯为主体协同行业内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申请并已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的两个毛皮行业标准:《水貂皮初加工技术规范》《貉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为毛皮有业同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公司参与制定《地理标志产品肃宁裘皮》DB13/T 2459-2017。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公司的设计技术水平。
园区建有裘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中心制定和执行技术发展与规划,开展中长期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组织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凝聚和培养企业现有科技人员,为毛皮的行业发展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支撑。
2、采用的绿色生产方式、措施及取得成效
园区搭建清洁生产平台,应用毛皮动物粪便肥料化利用技术,制作有机肥,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开展珍惜皮毛动物酮体饲料化利用技术及精炼技术,建设珍稀毛皮动物酮体处理中心,生产高档化妆品,推动毛皮动物养殖业向生态化转型。华斯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时,对相关设备进行整合及技术升级改造,采用转鼓和新型滑槽替代传统滑槽,工艺用水梯级利用,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裘皮废水水循环处理。通过对将裘皮硝染废水经小、中、大三级水循环处理后,在不影响皮毛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裘皮加工过程中水的循环利用,大幅减少了盐、化料等物料的使用量,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节省了废水处理费用,真正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三、园区下步发展举措
未来三年园区将抓住毛皮复苏的机遇做强做大裘皮行业,一是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挖掘本地农业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形成在一定区域内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二是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进项目,努力做强做大。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做好营销推广。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与科研机构合作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