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现代农业园区(中药材、果蔬)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7
|
2437 次浏览
|
分享到:
邯郸市涉县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为中药材和果蔬产业,2017年被认定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位于涉县清漳河中部沿岸,核心区涉及4个乡镇22个村,总面积1.5万亩,示范区面积3.3万亩,辐射区面积4.0万余亩,覆盖7个乡镇、66个行政村、12600户农户。园区聚集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3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中药材合作社共13个,其中省级合作社2个,市级合作社示范社5个;家庭农场16 个,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
邯郸市涉县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为中药材和果蔬产业,2017年被认定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位于涉县清漳河中部沿岸,核心区涉及4个乡镇22个村,总面积1.5万亩,示范区面积3.3万亩,辐射区面积4.0万余亩,覆盖7个乡镇、66个行政村、12600户农户。园区聚集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3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中药材合作社共13个,其中省级合作社2个,市级合作社示范社5个;家庭农场16 个,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
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二是成立“河北兴科道地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省级中药材联合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模式,共带动农户3199个。三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四是家庭农场模式。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之间建立了流转聘用、订单生产、股份合作、协作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直接安排农民就业0.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1.4亿元,直接订单生产2600吨,带动农民增收2.2亿元,培育农民经纪人1460人。园区形成了以涉县柴胡、涉县连翘两大品种为主、涵盖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中药材主导产业。在园区带动下,涉县成为河北省中药材种植大县、“涉县柴胡”省级优势主导产业建设示范县;“涉县柴胡”是全国中药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道地品牌,全国三大柴胡主产地之一。据初步统计,2019年园区总产值达到2.68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中药材产值达到1.55亿元,占比58%。园区及所辖龙头企业与4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国家专利1件、省级科技成果4项,省级地方标准2项、市级地方标准6项 ;育成柴胡新品系1项(冀柴1号),引进新品种11个,研发引进新技术16项;园区拥有有机认证2个,注册商标6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
下一步工作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全方位综合开发、全程轻简化栽培”的思路,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实现种植技术全程轻简化,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对柴胡、连翘的茎叶花全方位开发利用;以健全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可追溯;聚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实现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建设大基地。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万亩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柴胡种子繁育基地2000亩以上,达到基地管理制度合理,生产档案健全,质控体系完善。使涉县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柴胡种子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二是发展大物流。力争建设1万平方米的中药材产地交易中心,随着互联网+中药材技术的应用,引入现代的交易模式,拓展销售空间,打造全国中药材产业基地和交易中心。依托企业建设中药材加工储藏设施,提高中药材产业的产地加工储藏能力。三是强化大品牌。通过提质量、定标准、发展绿色生产等提升涉县中药材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生产高品质药材,建设高标准药材基地,增加品牌的内涵,创造涉县中药材全国知名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区发展。四是实现大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基地生产到乡村振兴,由生产、加工到全产业链互动、三产联动的跨越。实施中药材延伸发展战略,即向山场延伸,与生态相融合;向旅游通道周边延伸,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形成当地的优势产业,串联起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建设中药材种植+景观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休闲康养中心,形成产业+旅游+科普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五是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建立山地仿野生栽培模式,推广中药材播种、收获的全程小型机械化,开展中药材绿色防控技术、柴胡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六是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药材标准体系,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管理,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记录,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全程可追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