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欢迎您!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协会主办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当前位置:
定州市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6 | 24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定州市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定州市高蓬镇、息冢镇、邢邑镇3个乡镇12个行政村,已建成面积1.3万亩,总规划总面积2.6万亩。主导产业以奶牛养殖和高端设施蔬菜产业为主,园区以发展绿色农业为突破口,依托河北首农集团奶牛养殖业,大力发展“粮改饲”全株青贮玉米,推进种养有机结合,带动周边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发展饲草订单式生产;依托定州规模生物天然气推进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高端设施果蔬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园区经营主体实现持续增收。


  二、园区建设整体水平


  (一)奶牛养殖科技水平国内领先。定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入驻的河北首农集团建有种养循环示范产业园6700亩,其中种植苜蓿3200亩,奶牛存栏量达2万头,日均产奶300吨,其奶牛养殖规模、现代化的牛舍、人均饲养量、单牛产奶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奶牛养殖业前列,成为伊利、蒙牛、三元、希望等知名乳制品加工企业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


  (二)规模生物天然气成为全国样板。定州市规模生物天然气工程引进英国和德国技术,以农作物秸秆和首农集团奶牛产生的粪污为原料,生产生物质天然气,自2017年5月18日投产,2018年6月实现了并网发电。年产天然气392.5万立方米,生物有机肥4.2万吨,发电3200万千瓦时,产值5200万元。2018年6月28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到园区生物天然气视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快在全省的推广和复制,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同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在福建漳州市召开的全国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现场会上,定州市代表河北省做了典型发言,原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要在全国推广定州模式,对我市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绿色循环产业突出。园区种养产业结合紧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成为全国样板,“一控两减三基本”贯彻到位,大力发展有机肥替代行动,农作物开展统防统治。园区在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优势明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3%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居于全国前列。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发展。园区建有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1家,市级农民培训中心1家,奶牛之家培训中心1家,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能需求,聘请省农业农村厅、河北农科院、河北农大等专家教授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机绿色认证、现代农业、绿色植保、奶牛高效养殖、农产品电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多人以上。


  (三)创新发展模式


  1、构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园区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园区内农民能够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农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55%。充分发挥好省市级龙头企业、国家省级示范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土地流转,采用流转+聘用、返租倒包等多种方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首农集团和规模生物天然气公司与100多家合作社签订订单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全年收青贮23万吨,发展粮改饲玉米8万多亩,带动农户2000多户,首农集团为流转后的农户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实现了农户收入租金+薪金。省级示范社富元果蔬合作社和兴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采用返租倒包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后,统一建棚,把温室大棚交给入社会员来经营和管理,实现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提高合作社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增强市场抵御风险。“兴莲”商标和“廉颇台”商标获河北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称号。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复审认定市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有3家(奥丰、富元、杰威),培育国家级示范社1家(添鑫农作物种植技术合作社),培育省级股份合作示范经济组织1家(添鑫农作物种植技术合作社),省级示范社4家(兴莲、富元、福瑞祥、添鑫),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达100多家,园区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了产业化经营。


  四、下一步打算和工作重点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立足于园区奶牛产业一优势产业,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奶业振兴行动计划和定州市奶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河北首农智能化牧场建设,引领全市16家规模养殖牧场提档升级,提高奶牛养殖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奶量,增加养殖收益,为全市的智能奶牛牧场建设做好示范和样板。


  (二)加快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立足于园区现有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重点在蔬菜、果蔬、陈醋等产品方面提升品牌化水平,筛选草莓、甜瓜、樱桃、甜杏等产品积极申报绿色或有机产品,进一步提升所占比重;整合园区内兴莲、廉颇台、杰威、富元沁香、富元乡情、老西等品牌,借助于省市级以上媒体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在奶牛养殖、设施蔬菜生产上全部推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率力争达到100%。


  (三)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对接京津市场,强化与大型农企、农超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扩大种植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生产研发陈醋系列产品,实现强强合作,带动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化水平。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挥好园区入驻的4家院士工作站、国家地下淋溶观测点、中国农科院及河北农科院蔬菜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等重要科技平台,引导园区经营主体主动对接京津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引领和带动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统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行动,推进一二三产高度融合,整合首农智能化牧场奶业大观园、廉颇台遗址、灵台寺遗址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提高三产比重,满足城乡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