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桃城区邓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6
|
2458 次浏览
|
分享到:
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始建于1998年6月,占地10000亩,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刘云山及历任省市主要领导等先后亲临园区视察。
针对菜农最需要的技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园区组织印发科技小报、下村现场指导等科技帮扶工作;育苗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不断研发育苗新品种,提高秧苗质量,每年都为周边县市培育樱桃西红柿、茄子、黄瓜种苗300万株;种植公司围绕旅游采摘和试验示范进行品种的科学规划,种植了五彩樱桃西红柿、紫椒、金皮西胡、草莓等十几种果蔬品种供游客采摘。
园区情况
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始建于1998年6月,占地10000亩,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刘云山及历任省市主要领导等先后亲临园区视察。
针对菜农最需要的技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园区组织印发科技小报、下村现场指导等科技帮扶工作;育苗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不断研发育苗新品种,提高秧苗质量,每年都为周边县市培育樱桃西红柿、茄子、黄瓜种苗300万株;种植公司围绕旅游采摘和试验示范进行品种的科学规划,种植了五彩樱桃西红柿、紫椒、金皮西胡、草莓等十几种果蔬品种供游客采摘。
2011年以来,公司共投资5000万元建成12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用于蔬果新品种的实验、种苗繁育、旅游观光,建设五代温室66座,建设15座蔬菜拱棚用于游客观光采摘;改造5000平米智能温室用于花卉繁育;通过完善设施及功能,为衡水人民打造一处全新的生态旅游亮点。
园区拥有现代日光温室近200栋,智能温室2栋,但是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低。因此,要通过温室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来推动邓庄园区农业的工厂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园区应学习荷兰等先进国家的经验,通过建设现代化的温室,农业生产方式实现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作物离开了土壤,农民离开了土地,生产摆脱了自然气候的束缚,农作物从种到收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栋温室就是一座农产品工厂!当这些农业工厂集成群、连成片,就自然地形成了我们所正在努力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旅游观光园区。
新型经营主体简介
通过科技创新,传统农业实现了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园区将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引进衡水市龙头企业衡水绮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示范,加强同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联系,把邓庄园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与新成果的运用、推广紧密结合,提高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引进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的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对已引进的樱桃西红柿、美引长茄、五彩椒等品种进行总结。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蔬菜从种到收的生产全过程均实行无害化管理。如基质和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以熊蜂辅助授粉代替激素保果,温室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减少害虫迁入,同时室内悬挂诱蚜板诱螨袋灭蚜除螨等技术的全面采用,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满足了广大游客旅游采摘的感官和食用需求,并普及了环保和科技知识。并引进各种新品种比如:火龙果、草莓、葡萄等,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求。
园区还繁育了蝴蝶兰、红掌、仙客来等名贵花卉品种,受到了到邓庄园区观光游客的欢迎。并计划建立温泉度假村,给游客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绿色、健康的旅游休闲环境。
招商引资情况简介
截止2020年底,园区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同比增长68.3%,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00万元,同比增73.7%;新增了1000平米的停车场;成立了园区绿色生态餐厅,使游客可以就近享用自己采摘的新鲜蔬果;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新建了欧式凉亭,进行了道路硬化,并在园区内新建了星级厕所。按照“举生态旗、念人文经、打休闲牌、走规模路”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培育生态旅游龙头、做大生态旅游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重点,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的力度,变农业资源优势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园区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
园区生态旅游在春风中拔节,正在成长为园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魅力产业。这是园区加快实施“旅游活区”战略,走“生态立区”之路分不开的;也是与园区坚持“规划服从生态旅游、农业配套休闲观光旅游、景点建设点缀祈福养生旅游、群众生活顺应低碳经济旅游”的战略地位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