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6
|
2406 次浏览
|
分享到:
沙河市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由栾卸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集体创建,计划总投资9.25亿元,规划面积3万亩。园区以万亩银杏基地为基础,以绿色、生态发展为方向,形成以恒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银杏种植和农业种植合作社为依托,以万亩银杏基地和千亩板蓝根基地为基础,规划打造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生态康养”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园区。
一、园区基本情况
沙河市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由栾卸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集体创建,计划总投资9.25亿元,规划面积3万亩。园区以万亩银杏基地为基础,以绿色、生态发展为方向,形成以恒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银杏种植和农业种植合作社为依托,以万亩银杏基地和千亩板蓝根基地为基础,规划打造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生态康养”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多年来,在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庚的带领下,累计完成投资6.6亿多元,建成核心区面积1.2万亩。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3500多户1.9万人,年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园区和栾卸村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乡村”、“ 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河北美丽宜居乡村”、“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景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领导,优化创建环境。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副县级领导任主任的沙河市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沙河市现代农业考核奖励暂行办法》等专件,从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支持沙河市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近年来,累计为园区提供财政、涉农、担保资金4160万元。
(二)创新合作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创新实施了集体股份新模式,构建了全民持股分红机制。银杏种植和农业种植2家合作社首创了按份额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土地流转模式,吸收全村900多户3500多人在园区和企业持股,并安排农民在园区和企业打工,使农民真正成为“三金”(公司股金、合作社股金、打工薪金)农民。目前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达20000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40%。这一做法得到省、邢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三)坚持科技引领,实现绿色发展。园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大、河北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河北林科院院长毕君教授为首席技术顾问,与河北科技大学建立了“科技培训研发中心”,建立健全了中药材种植加工“标准化生产”、“质量可追溯”、“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研发了全国首家中药提取自动化控制技术2项,培育了“康必得”、“银杏口服液”等10多个名牌产品,其中“康必得”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四)发挥龙头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园区充分挖掘银杏叶、果和板蓝根的药用价值,大力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建成银杏基地1万亩、板蓝根基地2500亩。形成了以河北恒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集中药材种植、药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产业。目前,恒利制药公司设有3家分公司,拥有4个国内领先的中草药现代化加工车间和1个年处理能力1万吨的现代化中药材提取车间,年产值达5亿多元。
(五)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融合发展。园区在主导产业壮大的同时,积极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近年来,先后投资1.5亿元,建起了综合服务中心、停车场、农家院等服务设施,打造了银杏林、菊花园、“三叠泉”、太极湖、木栈道、农业历史展览馆等景观,实现了“一园多能”。2020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评为省级农业精品园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园区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