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县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6
|
2185 次浏览
|
分享到:
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饶阳县北部的滹沱河北岸,规划面积15万位于官厅镇S282两侧,以瓜果蔬菜交易市场为中心。辐射示范区规划85平方公里,位于滹沱河以北,官亭镇、尹村镇两个乡镇,除15平方公里以外其他区域。核心区从事有机蔬菜、水果种植示范,以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展示及高质量农产品产出为主,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该园区覆盖47个行政村,18798户,。目前拥有各类温室大棚2.21万个,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8万亩,年产各类瓜果蔬菜6.8亿斤,年创产值6.5亿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个棚”的目标
“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饶阳县北部的滹沱河北岸,规划面积15万位于官厅镇S282两侧,以瓜果蔬菜交易市场为中心。辐射示范区规划85平方公里,位于滹沱河以北,官亭镇、尹村镇两个乡镇,除15平方公里以外其他区域。核心区从事有机蔬菜、水果种植示范,以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展示及高质量农产品产出为主,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该园区覆盖47个行政村,18798户,。目前拥有各类温室大棚2.21万个,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8万亩,年产各类瓜果蔬菜6.8亿斤,年创产值6.5亿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个棚”的目标。 “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瞄准人类消费结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围绕“扬名、扩量、提质、延链”的发展主题,以政府引导为统领,以土地合理流转为驱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以先进的现代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生产绿色(或有机)农产品为导向,建立规模化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打造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群,形成“设施农业、种苗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打造绿色精品农业品牌,推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形成“政府+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农业生产最终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效益化,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饶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做“优”蔬菜产业。近两年来,随着镇域内蔬菜产业的不断扩大,该镇充分认识到提高蔬菜质量和品牌效益的重要性,全力打好“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四张牌,努力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蔬菜全产业链,让饶阳从“卖蔬菜”向“卖产品”转变。在丰富品种、标码溯源,确保安全的同时,力求“新鲜”,今年成立了良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订单种植体系,积极探索高端销售平台与农户进行对接,借助唯众良品、美团、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加强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建设,让多地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本镇最新鲜的果蔬,让消费者能买到看得见的放心蔬菜,让农户效益得到了提高,今年两次参加河北省蔬菜产业争霸赛并荣获证书、奖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做“强”蔬菜产业。今年10月份该县政府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共建“品牌蔬菜饶阳工作站”。该工作站汇集各方人才,集多项技术于一身,探索“绿色+”高端优质蔬菜生产模式,以饶阳蔬菜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为切入点,选择对作物、环境、天敌、人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集成创新、形成技术规程和标准,应用于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探索蔬菜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力争实现“覆盖全县、贯彻全程、资源节约、技术集成、生产高效、产品优质”。同时,围绕蔬菜绿色安全优质生产和高端品牌建设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快蔬菜新品种的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为全县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全面叫响饶阳蔬菜品牌。届时,大尹村镇蔬菜产业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饶阳县经济林面积13.6万亩,主要种植桃、葡萄、苹果、梨等,形成了张各庄红富士苹果、南韩村晚秋黄梨、崔池黄金梨、姚村大桃基地。近年来设施葡萄发展很快,2011年达到4.2万亩,成为全国种植规模最大、上市最早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产量达到0.5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
饶阳县建有蔬菜交易市场8个,其中饶阳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为省级龙头企业,1997年投资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总投资3800万元。建有2500平方米高标准封闭交易大厅1座,轻钢结构交易大棚12座15000平方米;设有办公、餐饮、住宿、冷储和车场等相关服务设施,卫生消防设施齐全。在交易服务方面采用了电子结算系统。在全国蔬菜交易市场排名第39位。从交易情况看,交易产品达到4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销售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2010年,市场交易量为34.46亿公斤,交易额达40亿元。
到2010年,饶阳县已发展到9个蔬菜育苗基地,育苗面积达120亩,年生产秧苗2亿株,秧苗销售到周边县以及邢台、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地。
园区发展战略
“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瞄准人类消费结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围绕“扬名、扩量、提质、延链”的发展主题,以政府引导为统领,以土地合理流转为驱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以先进的现代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生产绿色(或有机)农产品为导向,建立规模化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打造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群,形成“设施农业、种苗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打造绿色精品农业品牌,推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形成“政府+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农业生产最终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效益化,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饶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平台
园区建设将与北京市、河北省的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形成新型的产学研联合体,引进新品种,推广示范先进实用的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平台,提高饶阳县的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绿色(或有机)果蔬生产基地
园区瞄准人类对优质、健康农产品消费倍增的需求,建立绿色(或有机)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为社会提供无污染、健康安全的优质蔬菜、瓜果产品,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大趋势。园区将建成集种植、观光、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满足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愿望,满足青少年求知、求新和创造欲望,使市民了解农业、认识农业、支持农业。
优质种苗供应基地
高质量的种苗是蔬菜、果树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种苗良种化、育苗工厂化、供苗商品化、种苗标准化是当今世界育苗的发展方向,可缩短育苗时间,提高育苗的保险系数。园区将建立工厂化种苗繁育基地,主要为当地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蔬菜、葡萄种苗。
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针对规模化、集约化家畜养殖场粪便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家畜养殖规模与耕地消纳能力相匹配为目标,示范养殖废水收集和灌溉技术,固体废弃物有机肥生产技术,建立作物种植→饲料就地利用→草食家畜生产→家畜粪便还田→土壤培肥等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
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园区将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群、蔬菜瓜果交易市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将饶阳及其周边地区生产的蔬菜、瓜果、牛奶等农产品及时地销售出去,同时还可把采收旺季的蔬菜、瓜果、牛奶等进行贮藏和加工,在淡季销售,缓解采收旺季的积压,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平台
随着我国农业政策性补贴和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即在不改变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前提下,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实行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以“园区”为平台,可探索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联合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化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2.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
园区建设要从计划经济和政府行为为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要根据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农产品供需关系变化,跳出农业是资源依赖型弱质产业的传统观念,加速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生产、食品工业、贸易销售一体化的战略,把农业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把园区建设与饶阳县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按照市场需求、社会化组织和管理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加入WTO后,符合WTO“绿箱政策”将是农业投入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在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同时,如何发挥农业生产“硬件”的增产增收作用,关键要有技术“软件”配套。由于农业项目专业性强,要特别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要特别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加强教育和科技培训,为劳动者提供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自然灾害等综合信息,把农业发展由以资源利用为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一条短缺资源(经济)的技术替代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和城乡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那种以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再也适应不了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对农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题。饶阳县农业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大力发展以先进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生产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食物安全型的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规划原则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把握园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强化部门合作协调,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力量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突出特色、优质高效
主导农产品的品种选择要突出特色,即名、优、特、新品种,避免大宗农产品,种植突出反季节性,产品强调绿色(或有机),以优质获得高效益。
突出重点、连片开发
园区重点实施设施绿色(或有机)蔬菜+瓜果种植、露地绿色蔬菜+水果种植,工厂化种苗繁育、绿色农产品加工流通项目,种植业基地要集中连片建设,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科技引领、农业可持续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引进示范名、优、特、新品种,采用先进适用的环境友好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走短缺资源的技术替代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总体布局
核心区规划占地15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
综合管理服务区
拟建于姚庄村东侧,主要依托园区管委会、县农业局、蔬菜行业联合总社等部门,以强化园区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统一品牌营销、信息收集发布、技术推广服务、高新科技展示为主,规划面积300亩。
核心示范区
拟建于园区中心、肃临线北侧,建设为高科技综合示范区,
高科技育苗区
拟建于东风庄南侧,以绿科公司为依托,引进业内龙头企业合资合作,区内包含工厂化育苗区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区,为产业园内及周边地区提供试验成熟的新技术新品种及幼稚蔬菜、西瓜、甜瓜、葡萄等种苗,规划占地5000亩。
设施园艺区
拟建于园区东南侧,以产业园区内各蔬菜、水果合作社为依托,包含高标准果蔬生产区及设施果蔬采摘区,建设设施蔬菜水果大方,生产反季节、高档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规划占地5万亩。
种植农业区
拟建于园区西北侧,以产业园区内各合作社为依托,建设露地果蔬种植区及采摘区、林果种植及采摘区、高标准大田作物区,生产露地蔬菜、水果、林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规划占地4万亩。
生态养殖区
拟建于园区西南侧,以牧兴奶牛养殖场为依托,引进业内龙头企业,推广“牛—沼—菜”、“牛—沼—果”、“牛—沼—粮”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区,规划占地1万亩。
农业产业化项目区
拟建于姚庄村北侧,以绿色大地和瓜菜果品交易市场为依托引进其他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含农产品深加工区、其他涉农项目区、仓储保鲜区、交易及物流配送区等4个区划,以涉农物资生产、果蔬加工、产地市场交易、电子商务交易、物流配送等为主要业务,规划占地5000亩。
休闲观光及民俗接待区
拟建于滹沱河沿岸,建设民俗休闲接待基地,充分依托园区内各采摘区、园艺区,并融合县内铜雕、内画、民族乐器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专线,发挥大广高速交通优势,吸引京津游客来饶休闲采摘、劳作体验、特色观光、生态就餐、民俗住宿,通过蔬菜产业优势与大广高速交通优势有机融合,让农业不仅长出工业来,更衍生出商业来,区域规划占地1000亩。
5.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在未来10年内,依托饶阳县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建立以农产品加工园、农资与农产品交易物流园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针对现有粮食加工产品、蔬菜加工产品、畜牧加工产品和林果加工产品的主要企业,建立集中17个大加工企业群,成立加工产业园区;在整合现有八个主要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建立4大农贸产品交易中心,交易中心中以北部的县瓜菜果品批发市场和南部的北京新发地农贸产品交易中心为核心,在南北2大交易中心附件配套建设2大农产品交易物流园。建立以农资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资与农产品交易物流园三园互促互进、互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代销加互促的完整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饶阳农业转型升级。
具体目标
2012-2015年目标:吸引资金,调整政策,在整合现有加工企业和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每个产业的大型的加工企业17个,建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使粮食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有机蔬菜比例达到80%,蔬菜深加工率达到60%;畜牧养殖就地冷链加工率达到90%。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2个,建成农产品交易物流产业2园2个,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加200%以上,交易中心的规模比现在的扩大5倍以上。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菜、畜、粮、林、加工、物流”一体化的加工物流企业群,初步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
2016-2022年目标:完成建立以农资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资与农产品交易物流园三园互促互进、互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代销加互促的完整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饶阳农业转型升级。完成全部17个加工企业群为主的农业加工产业园、4个物流交易市场为主的农产品交易物流产业园,使饶阳初步成为京津冀晋地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中心、冀中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京南最大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并与国内国际大市场实现全面对接,成为北方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农产品生产、科研、物流、观光、旅游基地。
运行机制
1. 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
成立“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行使职能,主要负责园区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其职能是(1)组织编制园区建设规划;(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3)负责项目招商引资;(4)提供服务,协调解决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之间的矛盾,保护农民和业主的利益。
2. 强化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
以饶阳县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为平台,在把饶阳县县域所有的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起来的基础上,拓展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范围,将农民果树协会或果树合作组织、奶牛养殖合作社纳入其其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利益共融,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起到联结市场与菜农、果农、奶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作用。
3. 招商引资
全面完善“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外基础设施,搞好园区绿化和市政等工程;制定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实现借资、借智、借力发展,打造河北省有名的产业集群,提高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4. 运行机制
土地合理流转机制
根据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及其管理办法,结合“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需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反租倒包、土地作价入股、联合经营等形式,进行土地合理流转,使土地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化开发。
全成本核算机制
“饶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操作,各分项目建设单位实行产权明析、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全成本核算制。
“政府+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行机制
在项目运行机制上,推行“政府+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资金、土地、部门“瓶颈”等难点问题和各类重大问题;定期召开项目建设会议,督促、检测项目实施情况。
“龙头企业”作为组织者、市场开拓者、营运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以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依托,在技术、信息、服务、加工、流通等方面发挥中枢作用,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农户果品的销售。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资源组织起来,协助企业对农户进行管理。
“农户” 参加定单农业,按照绿色(或有机)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蔬菜、瓜果等农产品。
技术培训
由政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期分批组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如下:(1)聘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全区开展技术讲座;(2)举办各种形式的参观现场;(3)散发各种技术小册子;(4)制作并放映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多媒体光盘;(4)在农业信息网上定期开展讲座;(5)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通过以上方式介绍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布市场信息,向农民传授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对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